<b id="zadwm"><u id="zadwm"></u></b>
<acronym id="zadwm"><track id="zadwm"><meter id="zadwm"></meter></track></acronym>
      <var id="zadwm"></var>

    1. <mark id="zadwm"><kbd id="zadwm"><td id="zadwm"></td></kbd></mark>
    2. 經緯快評:2790元“羽絨服”沒羽絨是自砸招牌,企業需愛惜羽毛


      (資料圖)

      中新經緯10月28日電(薛宇飛)據報道,近日有顧客在知名品牌“法國鱷魚”LACOSTE的小程序旗艦店花2790元購買了一件羽絨服,購買頁面上明明標注的是羽絨服,收到的衣服材質卻是100%聚酯纖維。曝光后,品牌方回應稱,是工作人員的疏忽,導致小程序展示的標題中出現與實際填充物不符合的“羽絨服”相關描述。

      對于什么才是羽絨服,商家比顧客更應該清楚其中的標準。今年4月份新國標《羽絨服裝》GB/T14272-2021正式實施,按照新國標,絨子含量不低于50%,才能稱為羽絨服。顯然,以100%聚酯纖維的服裝充當羽絨服銷售,已經不是絨子含量高低的問題,而是弄虛作假、誤導消費。

      知名品牌之所以能區分于雜牌、無牌商品,就在于其品質有一定的保證。品牌的樹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,而是多年經營才能換來的成果,因此,企業需要倍加呵護,而不是自砸招牌、自毀長城。

      問題曝光后,品牌方將原因歸咎于“工作人員疏忽”,同意退貨并給予三倍賠償,還會內部徹查所有相關產品的描述。從企業的反映看,還算迅速,但這件事不能止步于此。錯誤標簽何時存在,之前是否有其他顧客也被誤導購買?這些顧客能獲得三倍賠償嗎?內部徹查就夠了?需不需要工商部門介入?

      冬季即將到來,這既是羽絨服等產品熱銷的季節,也是消費糾紛的高發期。鴨絨冒充鵝絨、含絨量虛高、以次充好等案例屢見不鮮,一些知名品牌也頻頻遭曝光。一件羽絨服糾紛看似小事,但日積月累,品牌身上的羽毛也會被拔光,希望企業能堅持住誠實守信底線,增厚自身“羽毛”的重量,讓顧客更暖心。(更多報道線索,請聯系本文作者薛宇飛:xueyufei@chinanews.com.cn)(中新經緯APP)

     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,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、摘編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
      責任編輯:李中元

      關鍵詞: 經緯快評2790元羽絨服沒羽絨是自砸招牌 企業需愛惜

      两个人在线观看免费播放_国产精品天干天干_亚洲婷婷月色婷婷五月小蛇_男人的好小说全文免费阅读
      <b id="zadwm"><u id="zadwm"></u></b>
      <acronym id="zadwm"><track id="zadwm"><meter id="zadwm"></meter></track></acronym>
          <var id="zadwm"></var>

        1. <mark id="zadwm"><kbd id="zadwm"><td id="zadwm"></td></kbd></mark>